靖安县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知晓率95%以上,参与率90%以上,准确率85%以上,2021年度荣获全省生活垃圾分类排名前十的成绩,2018、2019、2020、2021连续四年获得“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先进县”称号,形成了垃圾分类共治共享的局面。
制定实施方案,浓厚宣传氛围
该县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了《靖安县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一是持续开展各小区、沿街店铺、各公共机构等入户宣传及现场引导工作;二是今年印发《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000份,发放《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5000余份、垃圾分类宣传手册8000余份;三是通过垃圾分类手绘变电箱、文化墙、宣传牌等强化垃圾分类广告氛围;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五是利用电子显示屏、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六是开展垃圾分类进宗教场所、垃圾分类志愿者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通过深入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市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
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基础设施
自垃圾分类全面开展以来,在城区内启动东方街、新大街、石马路3条收运示范线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全部启动试点工作,要求每个乡镇打造一条5公里左右的精美线路。截至目前,垃圾分类覆盖了城区35个居民小区、28条街道、10所学校、各公共机构和各乡镇集镇、秀美乡村及5公里示范线路。该县建设城区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大件垃圾拆解厂1座、乡镇餐厨垃圾处理站4座、建设分类收集亭153座、打造分类驿站15个,投放分类垃圾桶3141个,投放智能分类设备35套,购置专业作业车辆33辆。配备垃圾分类专业管理人员、督导员、作业员、宣传员等人员300余人,改造城区及乡镇压缩中转站7座。确保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的全覆盖、全封闭和专业化、无害化。
规范运输方式,细化分类模式
今年,该县城区、乡镇集镇、秀美乡村和示范村的生活垃圾继续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进行收运处理,厨余垃圾由专业运输车辆采取密闭式运输方式送至餐厨垃圾处理厂制成有机物料,废旧灯管、家用化妆品等有害垃圾运送至县暂存点后不定期交由江西东江环保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回收物收集后交由市场资源回收企业进行再循环利用,其他垃圾由专业运输车辆采取密闭式运输方式送至奉新焚烧发电厂用于焚烧发电;各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按照“干湿”分类方法进行投放,干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交由市场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干垃圾中的其他垃圾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送至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集镇和农宿旅游集中区域的厨余垃圾由餐厨垃圾处理站处理制成有机物料,分散农户的厨余垃圾通过饲养家禽就地消化。另外,有害垃圾中的农药瓶、农药袋经保洁员收集后,由专业运输车辆运送至县暂存点,再不定期交由专业危废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日常执法,健全考核机制
成立了垃圾分类执法队伍,结合现场巡查及数字城管、智慧环卫系统、抖音等曝光平台对于不分类、乱投放的居民、商户采取一次劝导、二次警告、三次处罚的措施。2022年,按照《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展行政检查80余次,实施了行政处罚7起。制定了《靖安县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管理考评办法》,严格考评奖惩制度。对县直各单位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对各乡镇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并将考评成绩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每月由县垃分办组织,采取台账审核、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对照考核办法及相关要求对第三方公司进行考核。第三方公司考核结果与运营服务费挂钩,按考核得分计算当月服务费用,要求第三方公司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提升履职服务能力和水平。
今后,该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围绕工作目标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再接再励,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有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靖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