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

环境工程科技网

____

打造同仁交流平台,探求行业发展真谛

服务热线   ——

0538-8993676

厕所革命:让农民不再束手无“厕”
2022年11月25日

2013年7月24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世界厕所日希望鼓励各国政府展开行动,改善环境卫生及建立卫生习惯。

从世界的角度看,“厕所革命”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专家学者将“厕所革命”定义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旨在改善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中国的厕所革命

在中国,“厕所革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意义。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国家发展的注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研究员付彦芬指出,“厕所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粪便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的初级卫生保健,到90年代开始的卫生城市创建,再到如今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与国家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厕所革命:让农民不再束手无“厕”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户厕改造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图片来源:人民网

50年代:如何合理收集并处置粪肥,使其既能为农业所用,又不会污染环境,是当时人们所面临的问题。

农村厕污问题曾在中国广泛存在,这源于农耕文明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观念。农耕文明时期的厕所文化,让人们将堆肥、收集人粪尿等视为寻常之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环境普遍不整洁,不少农村人畜同居,人无厕、畜无圈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使得疾病控制防疫工作非常困难,痢疾、伤寒等疾病高发。在儿童群体中,蛔虫病的患病率高达70%以上。

50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两管五改” 成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核心词汇,其中“一管”为管粪,“一改”为改厕所。

“爱国卫生运动抓住了农村卫生工作中管水、管粪两个主要环节。通过管水、管粪,改良饮水水源和改良厕所,可以有效控制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对水、食物和环境的污染,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产生无害化的有机肥,增加收入。”付彦芬表示。

改革开放时期:在城市化与对外开放的双重推动下,改善城市公厕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卫生状况得到基本改善后,改革开放时期,“厕所革命”出现了新的迫切性。

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高度聚集与流动人口的与日俱增,1980年城镇人口已达到1.9亿,有限的公厕完全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中国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弱化农村对人粪尿等有机肥料的依赖。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些“无法还田”的城市排泄物亟需通过城市下水管道系统处理。

改革开放也吸引了大批海外观光客,来自发达国家的游客们对中国厕所感到严重不适。有国外游客向大使馆致信表示,中国风景优美,吸引着广大游客,但是人们低估了公厕干净卫生的影响力。

由此种种,又一场厕所卫生整治活动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动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爱国卫生运动。1990年,借助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契机,中国拉开“厕所革命”序幕。主要从卫生防病角度入手,以改变公共厕所“数量少、环境差”的现状为目的。“新城新区不欠账,老城老区尽快补上”。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市和县城可提供公共服务的厕所数量达37万余座。

厕所革命:让农民不再束手无“厕”

同时,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厕所革命”也由此揭开。

现在:“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

十八大以后的新一轮“厕所革命”更多了一层健康中国的深意。“厕所革命”的第一环,紧紧扣在健康中国的进程中。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厕所革命”作出批示,要求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厕所从旅游系统开始率先改建。不久后推进到农村领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在这场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会议上,“厕所革命”上升至国家层面。

2019年4月,第31个“爱国卫生月”鲜明提出了“厕所革命”这一主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介绍,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四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个。

厕所革命:让农民不再束手无“厕”

四川省彭州市九尺镇农户旱厕被改造成水冲厕所。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摄。图片来源:人民网

农村厕所革命面临什么问题,接下来怎么改?

今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组织开展的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发现,目前农村改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从区域差异看,各地农村千差万别、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改厕不可能一刀切、齐步走。东部地区基础条件好、群众卫生意识强,厕所革命进展较快;中西部尤其是干旱、寒冷等特殊条件地区适宜技术产品较缺乏,改厕先要研究好技术模式,至少经过一个周期的试点试验,技术成熟、群众认可后再逐步推开。

二是从工作推进看,一些地方改厕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到位、建设质量不过关、发动农民不充分、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形式主义问题。

三是从思想观念看,部分农民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健康卫生意识不强,思想观念短期内难以转变,难免会出现改厕后不愿用不爱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上,相关司局负责人指出,目前已经持续指导各地坚持建管用并重,将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

一是合理选择粪污处理方式。靠近城镇的村庄,可通过纳入城镇管网统一处理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离城镇较远但人口较多、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庄,可通过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方式实现达标排放,但规划建设前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其他村庄主要采取单户或联户的单一粪污分散处理方式,处理后的粪污以资源化利用为方向,充分结合农村庭院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通过还田就近消纳、综合利用。有能力的农户自行清掏还田,没有能力的通过相关服务组织帮助解决,比如一些地方由种植合作社清掏粪污,用于发展绿色农业。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管护的重点是农村厕所日常检修维修和粪污收集处理服务。应强化资金支持,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引导农民树立自觉爱护维护厕所的意识。

同时也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当地农民或市场主体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提供便捷的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搭建数字化平台,开发“一厕一码”便民服务。积极推动农村厕所与生活垃圾污水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维。

关于下一步怎样完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机制,相关司局负责人指出,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完善党委领导、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领导机制。压实县级主体责任,把改厕作为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落到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充分发动农民参与厕所规划建设和管护。

二是完善技术支撑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实地调研、技术论证、模式比较、试点示范等,选择适宜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建立专家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改厕技术服务。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适用技术模式,新的技术模式至少经过一个周期试点试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三是完善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将问题发现与实地调研、技术服务、督查检查等农村厕所革命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常态化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把随手拍、投诉举报等渠道尽可能下沉到乡、村,让更多农民知晓并参与。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做到随发现随处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整改结果持续跟踪问效,确保改好改实、群众满意。

在新中国波澜壮阔73年历史中,厕所映射着国人卫生习惯的改变,影响着亿万群众的出行,关系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全局。厕所革命必将持续推进,让每一个中国人不再束手无“厕”。

| 参考资料:

朱启臻: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国农村的“厕所革命”(新华网)

人民日报:全国市县公厕数量超三十七万座!(人民日报)

以高质量的摸排整改成果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习近平:厕所问题非小事,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央视新闻)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厕所革命”?(人民网)

| 综合整理:农视网三农头条编辑 刘怡迪


投稿邮箱:zghwkjw@163.com      联系电话:0538-8993676
鲁ICP备19065681号-2      技术支持:焦点网络(电话:0538-6632526,8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