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环境工程科技网

____

打造同仁交流平台,探求行业发展真谛

服务热线   ——

0538-8993676

苏州市环卫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
2022年12月22日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传播风险,指导环卫工人在环卫作业期间做好防护规范,保障一线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特编制本指南。

一、作业防护篇

(一)环卫作业人员个人防护准备

1.作业人员开始作业工作前需评估身体健康情况,测量好体温,有发热、乏力、干咳等身体表现的一律暂停工作并及时就医。

2.所有作业人员应着全套工作服、佩戴有效防护口罩、手套等。

3.开展作业后,尽可能不将口罩、手套脱下,尽量不用手揉碰眼睛。

4.要做好随身携带的水杯防护。

5.环卫工人休息点应增配酒精或其它消毒用品,环卫作业人员应避免人员聚集,错时使用休息场所。

(二)环卫作业过程防护及处置

1.作业期间不得将口罩、手套脱下,口罩、手套等佩戴及使用要规范。

2.对人员较多的路段可暂不进行清扫保洁,待人员分散后再进行清扫保洁。

3.对于地面上的零星垃圾,特别是弃用口罩,必须使用作业工具挟起置于保洁车内,不得徒手直接捡拾,不得翻捡垃圾桶。

4.应选择在通风向阳、相对开阔、不与人员接触的位置工间休息,工间休息不得扎堆、聊天。

5.到环卫工作休息点时,应先进门再脱下手套和口罩。

6.环卫工作休息点的管理单位要保持站点干净整洁,每天消毒不少于两次。

7.疑似病人隔离点、临时封闭区域的清扫保洁,由所在隔离点和封闭区域内部负责,日常保洁人员不得进入此类区域,不得与相关人员接触。

(三)进行垃圾收集转运时的防护

1.收运作业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工作鞋,身穿工作服;直接与垃圾接触人员宜穿连体防护服;每天做好体温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

2.转运车辆司机要规范佩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工作鞋,身穿工作服;每天做好体温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

3.收运区域、收运车辆作业完成需进行清洗及消杀,消杀时要确保车辆内部和外部均得到有效消杀;消杀人员应规范佩戴口罩(N95或双层一次性外科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工作鞋、宜穿连体防护服;每天做好体温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

4.隔离点的生活垃圾要建立专门独立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置通道,要先消杀再收运;上述区域的生活垃圾不得进行填埋作业,全部专车转运即时进行焚烧处置。

(四)收运处置废弃口罩作业防护

1.作业人员要穿长袖(袖口可收扎或紧口)、有防雨帽(帽口可收扎)的防雨工作服,配备足够数量(不小于2套)供轮换使用。穿尺寸合适的长筒胶鞋。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抗化学和生物伤害的防护手套(可重复使用),防护手套应配备足够数量(不少于2套)供轮换使用。

2.作业人员要佩戴口罩(N95或双层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长4小时更换一次,或被水汽浸湿失去防护效果时也需要更换。宜佩戴尺寸合适的防护眼镜(医用防护眼镜或化学防护眼罩)。

3.对废弃口罩专用投放桶收集处理,要专门开辟独立收运处置通道,收集前先对桶袋内的废弃口罩进行集中消杀,然后密闭封扎,并将取出的扎袋放入专用垃圾运输车(标识废弃口罩专用运输)。收运人员对清空后的专用垃圾桶进行消杀,消杀完毕后,对专用桶进行重新套袋。收运人员对套袋完成的专用垃圾桶再次进行全面消杀。废弃口罩运输实行严格消毒、专车专人清运,统一运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厂即时焚烧处置。

4.作业完成后,对垃圾收集容器、收运车辆及装载工具等进行冲洗、消杀。

5.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人使用过的口罩,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管理。

(五)进行垃圾填埋处理时的防护

1.每天由专人对所有当班人员进行体温测试两次,并做好记录。

2.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填埋库区现场指挥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防护眼镜、连体防护服、橡胶手套、耐酸碱胶鞋,其他库区作业人员须规范佩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工作鞋。

3.库区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的口罩投入专用桶,每天将用过的口罩收集后统一送往焚烧厂焚烧。

4.疫情防控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尽量不填埋或少填埋,并从严执行填埋作业规范要求。

(六)进行垃圾焚烧处理时的防护

1.参与口罩废物接收、卸货处置人员年龄(周岁)应为22-50周岁,身体健康者,带好防护口罩(N95或双层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帽、橡胶手套、耐酸碱胶鞋、连体防护服;每天做好体温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作业人员在每次处置操作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

2.焚烧处置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口罩(N95或双层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身穿工作服;到焚烧现场巡检时宜穿防护服、戴安全帽;每天做好体温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

3.相关单位提供运输司机、押运员应佩戴好防护口罩(N95或双层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身穿工作服;每天做好体温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

4.焚烧处置前后应加强口罩废物进行严格监管和记录。废物处置完成后,应立即对搬运工具、搬运通道、投料区域、斗提装置、进料装置等进行全面消杀。

(七)公共卫生间日常保洁与消杀

1.为避免公共卫生间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卫生间要每天全方位施行“日常保洁+防疫消杀”工作规范。

2.在一客一保洁制度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一客一消杀。重点区域及窗口地区每4小时全面消杀一次,其他区域内每天集中消杀不少于2次。

3.消杀作业应尽量选择人流量较少时间段,消杀药品选择上要符合要求、规范,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确保消杀效果。

4.做好消杀台账记录工作,落实消杀责任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八)作业完成后清洗及防护

1.作业人员作业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独立清洗,有条件的可进行全身冲洗,清洗后换上干净衣服,戴好口罩及相关防护用品。

2.换下的口罩、防护用品等需投放专用的垃圾桶内,专门收集与处置。

3.进门后先脱下手套、口罩,并将口罩放在室内固定位置,立即洗手,然后测量体温。

4.在未完成上述动作前,不得与家人接触。

二、日常生活篇

(一) 居家生活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要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二)外出防护

1.外出佩戴口罩。外出时,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2.随时保持手眼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每日主动进行体温检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进行自我隔离。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心态调整及心理健康

1.了解掌握必要疫情防护常识,避免过度恐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2.关注身边及家人心理健康情况,提醒其做好必要防护,帮助其舒缓紧张情绪,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及工作氛围。

3.进出居住区及相关疫情防控检查关口,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及相关检查。

三、重点关注问题及解答: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

(二)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四)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五)什么是飞沫传播?

1.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2.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六)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七)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宿舍的同事、同交通工具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八)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防控措施

1.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2.房间通风换气;

3.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十一)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十二)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2.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3.吃饭前;

4.上厕所后;

5.手脏时;

6.在接触他人后;

7.接触过动物之后;

8.外出回来后。

(十三)无条件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酒精可灭活病毒。

(十四)居民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垃圾桶吗?会不会传染病毒?

对于普通民众(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因风险较低,可按照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使用过的口罩单独放在密封袋中,就近丢入“其他垃圾”桶。目前全市多个区域设有专门的口罩投放桶,市民也可认准专门投放点另行投放。

(十五)“废弃口罩专用投放桶”内的垃圾如何处置,有可能二次回收利用吗?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各级环卫管理部门加强了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全过程监管。针对废弃口罩专用投放桶收集处理,专门开辟独立收运处置通道,收集前先对桶袋内的废弃口罩进行集中消杀,然后密闭封扎,由专业的车辆收集,统一运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厂即时焚烧处置。

(十六)如何做好公共卫生间消毒,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扩散传播?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城市公共卫生间日常保洁、消杀工作,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间日常运行管理,全面落实公共卫生间内地面、蹲位、洗手池等公用设施的卫生消毒措施,每天环卫保洁人员都会用水清洗一次,并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全面消毒不少于2次;对于人流使用量大的公共卫生间,加大消杀频次,实行“即用即消杀”、“一客一洁一消杀”模式。

(十七)疫情防控期间使用公共自行车需注意哪些事项?

公共自行车公司每天对所有站点和车辆进行了消毒,市民骑车需戴好口罩手套,有条件的先用消毒湿巾对自行车车把、车座等易接触部位进行消毒,使用完毕之后做好手套和手部的消毒清洗,多重防范。

(十八)市民发现城区居民小区内有擅自饲养的活禽如何处理?

市民可以向属地城管部门反映,也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69331110城管投诉电话进行举报。城管部门将严格执法,并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投稿邮箱:zghwkjw@163.com      联系电话:0538-8993676
鲁ICP备19065681号-2      技术支持:焦点网络(电话:0538-6632526,8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