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等旧机制的诸多弊端,我县成立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创新保洁模式,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开辟工作新局面。
我县以一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齐河的高标准定位,在统筹15个乡镇(街道)、1016个村保洁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全县1058公里河道水面和35条国省县道以及黄河大堤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实施常态化保洁并采取无人机巡航、数字化管理等新技术手段,推进市场化运作。
“我们立足‘只要有利于发展,创造条件也要办’的有解思维,以思想破冰推动工作破局,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为打响‘上风上水上齐河’城市品牌披荆斩棘。”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晓文坦言,他们通过创新“一套制度+一把扫帚”环卫模式,构建“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的大环卫格局,实现了城乡环卫保洁由多头治理向集中管理、从粗放式保洁向专业化管理转变。
从“无序”到“有序”
实现“一条链条管全程”
3月18日,在位于齐河经济开发区的焦斌社区安置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绿色的货车首尾相接,慢慢驶出建筑工地。这些渣土运输车在出工地大门前需经过多道冲洗程序,洗掉车轮、车厢上的泥土,干干净净地驶向城市道路。
“我们不光注重治理渣土车辆运输过程中带土带泥上路问题,公司所有运输车辆还配备了专业的数字化监控和定位系统,都处于24小时监控中。司机如果存在超速、随意更改路线或引发交通事故,能通过平台查得一清二楚,这相当于给每辆车都戴上了‘紧箍’。”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齐城运输有限公司经理王琳琳说。
装高冒尖、沿途抛洒、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超载、超速……这是过去群众对渣土车的普遍印象。如今,在齐河,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原因在于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先后取得“齐河县城乡环卫特许经营权”和“齐河县建筑垃圾处置特许经营权”,通过对全县域建筑垃圾实施统管统运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垃圾收集治理能力,全面加强渣土和建筑垃圾运输管理,一改过去渣土和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公司管理混乱的局面。
“我们注重全链条发力,一环一环抓落实,确保建立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巡查—反馈—处置—整改—监督考核’5步法管理流程,强化‘一线工作法’巡查检查,快速反馈问题,及时跟踪督办,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管理闭环。”翟晓文介绍。
坚持“精益管理、精细作业、精心服务”的工作理念,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在管理中创新驱动、注重细节。立足基础作业方式前提下,精益求精、开创思路,探索出了不同铺装材质人行道的分类清洗、流程化作业、全链条管控等新举措、新方法。此外,在乡村环卫工作中,推行乡镇三级网格管理制度,以乡镇作为一级网格、明确1名项目经理,每10村作为二级网格、设1名巡检员,以村为单位作为三级网格,提高了管理效能,实现环卫工作专业化运营。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少群众深有感触,过去城里可能干净,城外道路就难说了,“现在不光城里干干净净,城外也干干净净,路两边赏心悦目,和以前真的大不一样了。”
不仅日常城乡环卫工作做得好,关键时刻也顶得住。1月14日凌晨,齐河突然遭遇大规模降雪天气。降雪前,公司已做好准备工作——所有除雪车辆工作人员食宿在环卫公司,以雪为令,随时出动。清晨5点,环卫工人们不畏严寒,抢抓时间,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冒雪作业,对城区道路全部喷洒融雪剂,推、扫、铲,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全力清扫路面积雪。本次除雪共出动保洁人员1000余人,各种除雪车辆设备60台,喷洒融雪剂120余吨。截至上午8点,城区道路交通全部畅通。
从“托管”到“统管”
实现“一把扫帚扫全域”
破沙发、旧衣柜、建筑垃圾之类的大件垃圾,是城市环卫工作中的“老大难”。现在,只要群众打个电话,就有专人前来免费清运。
贵和小区的居民深有感触,由于房屋买卖、租户更替等原因,小区的垃圾桶旁、空地上经常会堆积居民淘汰掉的沙发、桌椅等大件垃圾——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个卫生死角,最终什么垃圾都爱往那放,最终成了影响小区环境的“老大难”。
“我上午给环卫公司打电话,没想到下午就来了一辆垃圾清运车,很快就把垃圾清走了,真及时、贴心。”贵和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以前如果发现这种大件垃圾堆积的卫生死角,要一层层上报处理,还要联系雇专门的垃圾清运公司,可能十天半个月都解决不了,居民对此意见也比较大。”现在卫生保洁有啥事就联系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准没错。”
市场化运行最大的改变,就是原来的环卫工人由“公家人”变成了“企业人”,从“大锅饭”到管干分离。与之前部门自干自查相比较,相关部门从之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监管机制以及对市场化公司的考核上,一心当好“裁判员”。对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来说,将过去部门、乡镇(街道)的第三方托管事项实现了上上下下、边边角角统一管理,让城乡保洁工作实现了质的变化。
“我们一心一意做好保洁事,全心全意提升保洁质量。”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运营部主任、齐晏保洁公司经理刘云波介绍,他们严格落实分类管理工作制度,强化公共道路全方位、全覆盖的巡回动态保洁,把城乡环卫保洁做精做细。
在“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基础上,公司保洁业务范围延伸到城区单位。去年10月份,经过参加公开招投标,环卫公司中标齐河一中的保洁工作。公司本着发挥优势、人机结合、优质服务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物,提前制定详细的保洁方案。
“我们调集4辆高压洗扫车和垃圾清运车,集中35名保洁工人,对校园进行‘地毯式’清理。为减少对师生工作、学习的影响,公司采取错时作业的方式,人机协同,利用高压洗扫车对校园路面、广场进行精细化保洁,除尘除垢,对墙根处、绿化带处及角角落落的垃圾落叶彻底清理,对校园的公共设施进行擦拭清洁维护。”刘云波说,保洁工人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方位作业,特别是在教师生活区,多处积压垃圾的死角被彻底清理,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公司专业的保洁水平和敬业精神,赢得了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称赞。
从“单打”到“融合”
实现“一体推进惠民生”
与过去县乡村“层层掏钱搞突击,卫生整治难见效”的局面不同,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破解资金瓶颈,通过多种融资手段实现闭环运转,以良性市场化运作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城投公司和县国企工委帮助下,公司融资额度3.92亿元,确保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和建筑垃圾处理等项目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公司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融资租赁购置环卫车辆设备141台(套),已全部投入使用,城乡环卫机械近400余台,实现了深度保洁车、高压机扫车、冲洗车、小吨位机扫、微型机扫全车型的道路保洁配套体系,机械化配比率、作业覆盖率全省领先。以此为基础,公司优化保洁模式,洒水冲洗和机扫联合、人机协同作业,进行精细保洁,确保各道路积尘降到最低。去年8月,德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卫行业大赛中,齐河城乡环卫有限公司获得个人第一名、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为确保资金闭环,公司全力拓展服务盈利能力,生活垃圾清运服务从原来年度200万元增长到1000余万元;建筑渣土业务年度4000余万元。同时承接了政府拆迁工程、开展企业保洁、车辆设备租赁服务等,多方面扩大营收,从而保障了投融资项目的资金闭环。
此外,按照全省垃圾分类试点县要求,公司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聘请专业单位编制了《齐河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去年以来投入3000万元,建成城区11个示范小区、2座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和1处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对城区195个小区全部实施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建设为全省首批、全市首座。对15个乡镇(街道)按照每乡镇1个示范小区和5个示范村进行打造,其余村庄按标准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已设置分类房、分类亭300余个,分类桶10000余个。
“拓宽视野谋发展,对我们来说,这一切只是发展的开始,下一步我们将力促公司向集团化迈进,以‘绣花功夫’推动城乡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翟晓文坦言,他们一方面发扬“六有”精神走出去,不仅是省内学寿光、国内看齐张家港,哪里有先进就学、有经验就借,不闭门造车,对标国内一流干工作;另一方面拓展服务走出去,采取单独投标和企业联合体等形式,拓展环卫服务业务,不仅打出齐河城乡环卫品牌,更要挣到外部资金;再一方面招揽项目走出去,做好环卫是本职,发展经济是责任,通过广开渠道,洽谈好项目、新项目,争取国企间的合作,利用项目促发展、壮实力、扩规模,把环卫公司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