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已近4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分类意识深入人心。2022年,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经受住了疫情防控的考验,疫情后分类实效快速恢复,发展态势总体平稳有序,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和超特大城市评价中始终保持前列。
2023年,为更好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引导市民固化垃圾分类文明习惯,本市将进一步锚定目标,聚焦重点,围绕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动垃圾分类向“上海模式”2.0时代迈进。
抓好常态长效机制,落实精细化管理,巩固源头分类实效
抓好常态长效机制。继续按照“五有”和“三规范一明显”的测评标准,采用随机暗查的方式,定期评估、定期通报,紧盯居住区和各类单位垃圾分类实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切实落实物业法定责任,推动全市各部门、各基层为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和行为环境,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市民参与率、正确率、满意度维持高位。
落实精细化管理。针对部分区域道路废物箱不足、居住区误时投放点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科学合理配置废物箱。制订《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2023版)》,按照与市民出行路径相匹配、与人流密度相匹配、与精细化管理相匹配的原则,动态优化调整全市废物箱配置数量;另一方面,强化源头投放管理。以广大市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优化“一小区一方案”,通过合理设置投放时段、按需配比投放容器、加强投放点环境卫生管理、有序安排驳运收运频次等措施,改善投放环境。同时,通过第三方测评、行业检查、执法监督等手段,维护社区分类投放管理秩序,营造“方便大家分、引导大家分”的分类投放环境。
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着力展现垃圾分类“上海模式”新时尚风貌
随着居民对投放环境期望的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投放体验,展现源头分类新面貌,今年将通过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让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更好地融入日常。
按照2022年新颁布的《垃圾房技术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要求》和以往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推动一批老旧破损、功能不健全的生活垃圾房提标改造,打造一批标准化垃圾房。
按照分类管理精细化、投放环境精致化、科技赋能精良化、回收服务精制化、特色亮点精品化的“五精”标准,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
按照“沪尚回收”可回收物视觉标识,全面提升可回收物体系整体形象,今年率先打造一批“一区一品”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
在往年五角场下沉式广场、上海动物园等场所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试点的基础上,鼓励各区推进结合区域风貌特色,总结推广经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域。
整合全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等科普资源,融合运用3D云浏览等技术,打造一批市民线上线下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线路。
积极创新突破,加快提升资源化、减量化水平
上海生活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2年初本市规划新增7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其中4座已开工建设,进一步补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
今年,对标绿色低碳、高效利用、资源循环等高质量发展要求,将继续加强探索创新:
推进深度资源化。开展湿垃圾有机质利用、沼渣高值化转化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资源化利用产品推广应用,通过对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累积效应进行监督评价,拓展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在滩涂土壤改良、林业、绿地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以贯彻落实《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为契机,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或模式。
促进全程减量化。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落实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饮服务业限制使用一次性餐具,快递、电商等行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加大绿色包装推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