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阳市卫南沙石料运输有限公司司机岳师傅驾驶工程车,将30吨渣土从该市江滨北街运往巍山古建筑厂区回填。从移出、承运到接收,这批建筑垃圾的“身份”信息因一张由职能部门出具的电子转移联单而一目了然。
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是对建筑垃圾从产生源头到运输中转,再到处置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线上智慧交互与监控,形成闭环处理的电子信息载体。今年以来,东阳加快“无废城市”创建,全面推行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制度,从建筑垃圾产生源头、运输监管、处置消纳等环节,全方位监管建筑垃圾清运处置。
随着城市更新加快,在建工程项目增多,东阳近年来建筑垃圾产生量较大。因种类多、体积大、处理麻烦,建筑垃圾存在的污染和安全隐患也多。
为规范建筑垃圾处理活动,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东阳要求各施工单位“扫码”每一辆出场渣土车辆,运输单位确认承运信息,车辆在到达指定处置场地后,再由处置场地管理人员再次扫码,以形成一张包含时间、产生与处置地点、转运量等相关信息的渣土“身份证”,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流向。
“有了‘身份证’,建筑垃圾处理过程清晰可见,不再来无影去无踪。”东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科工作人员吴杭晓介绍,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按照“一车一联单”原则,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只需提前在“浙里办”完善驾驶员和车辆信息,绑定生成车辆二维码。当车辆离开工地时,工地操作员扫一下驾驶员的二维码,填写建筑垃圾出土量等信息,当车辆进入处置场地时,由处置场地现场操作员再次扫码,确认建筑垃圾接收量、接收地等信息。
按规定,建筑垃圾移出人、承运人、接收人,需及时关注并登录浙江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进行账号注册和信息登记。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制度实施以来,东阳共对辖区90多家施工单位、45家运输单位、10家末端处置单位开展6次集中培训工作,并通过点对点上门服务方式,为351国道建设、高铁新城站前广场建设等重点工程进行指导培训。
截至目前,东阳共为近300批次建筑垃圾赋上“身份证”,有效清理各类建筑垃圾181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