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垃圾分类收集点,不仅美观,也更方便投放。”日前,宝龙华庭小区居民周小龙告诉记者,“在我们小区,大家已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自觉维护小区环境。”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持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原则,紧盯生活垃圾在收、运、处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前端、中端、后端建设,通过“三端发力”加快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
布局前端分类设施。我市坚持“一区一案”和“便民利民”原则,按照“敲开门、见到人、讲到位”的要求,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合理规划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集中推进示范片区建设运行,183个点位落实督导员和上岗管理制度,每天精准指导居民投放垃圾,9个小区率先完成“撤桶并点”工作,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构建中端收运体系。按照“关停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思路,改建7座厨余垃圾转运站、改造6座其他垃圾中转站、新建1座生活垃圾综合服务站。通过合理优化,将原先35个转运站缩减为26个,进一步提升转运效率,降低转运成本。其中,春晖厨余垃圾转运站已启动施工,计划9月完工。主城区配备厨余垃圾中转驳运车辆9台,采取“车载桶装、换桶收运”的密闭、高效收运方式负责厨余垃圾中转,实现“垃圾不落地”,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其他垃圾则由物业收集运输至其他垃圾转运站,杜绝“先分后混”。
提升末端处置能力。马鞍山市厨余垃圾处置项目一期、垃圾填埋场生态封场项目顺利竣工验收,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已全部建成,为垃圾分类处置提供了强大支撑,“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集、运输,后端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管理。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城管局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广泛凝聚垃圾分类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年底前实现主城区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