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宿州,入目皆是干净整洁的道路、焕然一新的公共设施、舒适宜居的环境。多年来,市环卫部门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发展,打造“洁净宿州”特色品牌,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打造“洁净”品牌 提升城市颜值
在汴河路上,环卫工人蔡荣玲骑着快保车巡回保洁路面。“我十来年前就干这个了,以前都是把路边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在地上、再用铁锨铲到车上,干得慢还容易弄脏路面。”蔡荣玲说,“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快保车,不仅干得快,路面也比以前打扫得干净多了。”
1996年,市环卫处尝试推行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2015年6月实现城区全覆盖。2017年,我市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改革步伐,市委、市政府提出“四新”要求(即新公司、新标准、新业绩、新形象)。以此为契机,市环卫处以“机械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手段,推行“机扫、洒水、吸尘、捡拾”四位一体作业模式,2020年又增加夜间全覆盖洗扫和交通护栏清洗作业等。通过推行立体化保洁、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考核,打造“路面净、立面净、设施净”的城市环境新形象,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3月,市环卫处被中环协华东地区市容环境卫生协会评为“市容环卫行业先进集体”。目前,市管道路保洁面积达988.15万平方米,机械化作业车辆由原先的不足20台增加至231台。在市场化运作之前,市管机械化作业率仅为6.2%,如今已实现全覆盖。
实施“厕所革命” 擦亮城市底色
“以前这里没有厕所,经常会有人随地大小便,搞得环境很脏。自从建了这个公厕后,过往行人如厕就很方便了,周边环境也变好了。而且这个公厕里还有图书阅览室,配有爱心雨伞、擦鞋机等,干净又方便。”在宿州宿州大道吕家公厕旁,市民李女士笑着说。
公厕是折射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市环卫处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用心用情解决市民如厕“不方便”的问题。
秉承“完善功能、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彰显特色”等理念,加大公厕建设管理投入。2015年,市环卫处正式启动城区64座老旧公厕改造工作。2017年,药店巷公厕改造提升完成,标志着市环卫处直管公厕彻底告别旱厕历史。2018年至2021年期间,市环卫处累计回购社会化收费公厕4座,新建公厕70座,提升改造80座,零星维修93座,更新安装公厕导向牌200余块;率先提出“第五空间”服务理念,精心谋划“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有条件的公厕增设母婴室、热水洗手装置、绿植、沙发等多功能便民服务设施,公厕保洁服务实行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落实专业保洁、专业消杀、专业巡检、专业清抽“四专业”工作标准。其中,三角洲公园公厕荣获中环协“最美公厕”综合奖,拂晓大道公厕荣获中环协“最美公厕”创意奖。目前,市环卫处直管公厕146座,公厕管理服务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市民如厕体验幸福感不断增强。
建设爱心驿站 彰显城市温情
环卫工人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主力军。随着环卫事业的不断更新发展,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也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市环卫处始终关注一线环卫职工生活,将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发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定期组织“送清凉”“送温暖”行动,每年举办“环卫工人节”系列活动等,尽心尽力为一线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同时,为切实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市环卫处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打造环卫爱心驿站,有效解决了环卫工人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
在宿州港利爱心驿站,环卫工人梁丽一边接水,一边告诉记者:“以前工作条件艰苦,我们累了就坐在路牙石上休息,下雨了也没有固定的地方避雨。而且夏天天热的时候,带的水根本不够喝,也没有地方去接水。现在有了爱心驿站,沙发、空调、饮水机等都齐全,我们来这里休息、喝水很方便。”
市环卫处依托已有环卫设施,积极谋划建设环卫爱心驿站,在站内配备空调、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等服务设施,让环卫工人冷了有地方取暖、热了有场所纳凉、渴了有饮水供应、累了有站点歇脚。2021年6月,市环卫处以“关心关爱”“学雷锋”“爱国卫生”“党建”“安全生产”“环卫发展史”为主题,分别对城区6座爱心驿站进行提升改造,为环卫工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广大户外工作者和市民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休闲阅览等便民服务。
2023年,市环卫处新增开放了2座爱心驿站,目前累计开放爱心驿站11座。(拂晓报 记者 赵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