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院长落实了垃圾卫生填埋场预可研的事,饶峰前段时间的一些铺垫工作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心里轻快了许多。
第二天半上午,李明哲到他办公室汇报说,汪村那边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请饶峰现场查验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启用接收垃圾了。 饶峰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事,就把朱局长一同叫来商议,决定下午与局里的几个中层一起现场看看,然后再做决定。 下午,局里的车,加上李明哲的一个二手伏尔加牌小轿车,载着环卫局中层以上的六位同志到了汪村的那片废弃窑场。 下了公路,进入通往临时垃圾场的道路,饶峰仔细地观察发现,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高处削平了,低处补齐了,补齐的地方进行了压实。有几处不知道什么原因变窄的地方,也都修整到与别处一致,恢复到本来的宽度。这样一来,运输垃圾的车辆通行会变得顺畅很多,只要仔细驾驶,在路上会车也是可行的。 车子停在了那片旧窑场的管理房前面,众人下车驻足观望。饶峰、王大明和李明哲来过这里,其余的三人是第一次。不远处的坑里,一台推土机正在土坑的边缘处修整边坡。坑底基本整理平整,有明显的推土机碾压的痕迹,隔一段距离就有大堆的土集中在一起。四周的边坡整理的棱角分明,与周边农田的边界清晰。相比正在使用的垃圾场,这里的面积大,坑浅、有足够的覆盖土,一旦投入使用,很快就会形成较大的作业面,便于车辆卸车。近处的六间房子,虽然比较破旧,但安上了简单的门窗,门前做了比较认真的整修,地面平整,可以停放十几辆车。李明哲推开门,大家看到,房子里进行了简单的收拾,安上床铺就可以休息。六间房子隔成了两个功能区,三间是简单的办公和休息区,另三间是用来做饭和放置工具。饶峰里里外外看了个遍,李明哲完全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安排,具备了使用条件。 饶峰问其他人:“现在这个条件,是不是具备接收垃圾了?” 朱局长看的很仔细,听到饶峰的话,率先回应道:“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垃圾场强很多,看来明哲这些天的工作很有成效,可以考虑分批进行转场了。” 王大明这些日子经常去垃圾场,对情况掌握的很准确,连忙回答道:“顶多还能用一周。越到后面,作业面越小,车辆排队卸车的时间拉长。朱局长说的对,可以考虑分批转场,大家挤在一起很容易发生车辆事故。” 饶峰借机安排道:“大明,你回去安排一下,下个通知,带着白虎、朱雀环卫中心的主任来看看,让这两个办事处先过来。再安排科里来一名同志靠两天,在现场掌握一下情况,等运转正常就撤回去。明哲,你把推土机再留几天,配合填埋作业,等那边填埋结束,我们自己的推土机过来再让他走。周庆,开始车辆转场的几天,你们科要加强一下道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大家看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 第二天一上班,饶峰向朱局长说道:“新垃圾场启用,你费心靠靠,别出什么问题。还有,我最近忙正规填埋场的选址,还有设备采购的准备工作,新临时垃圾场的协调你也要靠上。如果没有事,咱两个去张村镇和汪村一趟,加深一下印象,便于日后工作配合。” 朱局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饶峰又叫上张丽,联系好了仇镇长,三人赶往张村镇政府。 仇镇长专门在家等着饶峰,饶峰把朱局长和张丽介绍给仇镇长认识。其实仇镇长去局里的时候,两人都见过,只是没有坐在一起,这次算是正式认识。 饶峰说:“新的临时垃圾场即将启用,各项准备工作局里已经做好了,这几天就会分批转场。刚开始,肯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需要镇上帮助解决。到了你的一亩三分地上,你就是这地上的诸侯,我们求到的时候,可不要眼睛朝天哟。” 仇镇长呵呵笑着:“看局长说的,好像我们难说话似的。话说回来,哪一个地方都有那么一些搅屎棍子,动不动就会出来恶心你一下,你在乡镇干过,一说就会明白。这些人欺负外面来的人一点也不手软,没有点准备还真不行。你有空吧,咱们一起去村里看看,我给他们交待一下。” 这正合饶峰的想法,他带着朱局长和张丽来,一是跟村里接头,二是与村里结算租赁费。本想着让仇镇长陪自己去,他倒先提出来,便顺水推舟地同意。 书记主任都在家,仇镇长说了饶峰的意思,让他们在办公室等候。 副镇长没有自己的专用车,平日用车要提前向政府办公室申请。饶峰邀请他坐自己的车:“你坐前面指路吧,我们在后面挤挤。” 仇镇长也不客气,坐到车子副驾驶的位置,饶峰他们三人挤在后排。 汪村是个大村,全村有五百多户。与大多数村庄一样,村子处于逐步更新过程。一部分是老村,缺少规划,房子低矮,走向不一致,间距不同,很多都是错落不齐,道路狭窄。近年新建的房子高大,道路宽畅,间距大,街道、胡同整齐。在村庄的西边,单独新开辟了一片楼房区,统一规划建设了一批二层半的楼房。从外观上看,汪村村民的收入应该还是不错的。 村委会有一个独立的院落,八间正房,东西各建有三间厢房。院落用铸铁花墙围起来,大门的门垛上挂着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牌子。里面一个整理规整的院子,墙的四周栽种着一些树木,给人一种整齐清气的感觉。 汪书记和汪主任热情欢迎仇镇长和环卫局的客人,双方互相介绍认识。寒暄过后,饶峰说明了来意:“书记、主任,在你们的支持下,我们垃圾场准备转场启用了。启用之前,有些事来与你们沟通一下,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料想到,解决在萌芽状态。” “饶局长,你想多了。”汪主任笑着说道:“我们两委都大力支持你们的工作,不会有人出来找事的。再说你们过来,帮我们把那片地整理修复了,是为村里做好事,谁也不会不愿意的。”主任的脸上充满自信。 饶峰笑着说:“没有事最好,谁也不想有事。不过,想要做成一件事,中间都会有波折和困难。有些是自然的,有些是人为的,提前想到,做好预防,总不是坏事。” 饶峰望着两位村干部道:“我记着上次我提过这事,这里再重复一遍。一是我们的车辆比较多也比较大,对经过的道路会有一定损伤。当然,我们一旦发现会及时修复,这对环卫车辆的通行也是必要的。但这确实会对经常通过的村庄车辆造成影响,群众心里会产生怨气,可能因此发生纠纷。二是环卫车辆会与村庄的车辆机械发生争路的情况,互相礼让就不是事,如果争竞起来就是个事。我们会加强对司机的教育,也希望你们做好对村庄司机的教育工作,这种事在夏收和秋收的时节最容易发生。三是垃圾场有比较大的臭味散发,会对在周边种地的村民产生影响,有可能引发矛盾。我们会把每天运过来的垃圾及时覆盖,把臭味控制在最低。但垃圾发生臭味是必然的,覆盖再好只能降低臭味的浓度,并不能避免臭味的产生。这些事,希望村两委帮我们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理解我们。” “行,这也是我们的义务。这两天,我们安排一名支部委员靠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你们发现问题及时跟我们说,咱们共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书记的年龄比主任小,却显得稳重很多。 “有两委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就会顺利进行。“饶峰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上次请你们帮忙物色一名勤杂工,不知道行不行。” 书记的脸上露出笑容:“物色好了,是汪主任的三爹。六十三岁,老伴走了,自己单过,人挺精神,也干净利落,脸子还灵活。你们需要,随时都可以过去。” 饶峰知道委托村里特色的肯定是村干部的亲戚,这种“肥水”是不可能流入一般村民家中的。他指着朱局长对汪书记说道:“以后朱局长会联系你,需要什么时候上班会提前通知。” 随后饶峰又对汪书记说道:“按照约定,我们使用那片旧窑场会支付一定的租赁费。尽管你们没有提,我们还是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们是政府单位,说话办事都有规定和章程,使用村庄的土地和设施,付一定的费用是应该的。另一方面,收取租赁费,既是对村庄的一种补偿,也是为你们两委干部争取主动,开脱责任,你们在群众面前说话也有底气。考虑到里面有土地恢复和整理的因素,每年给你们的租赁费只有六万元。今天我们张会计来了,叫你们村会计来办一下手续。” 汪书记和汪主任的眼里激动的泛着亮光。这年头,村里花钱的地方太多而进钱的渠道太少,致使村里有很多事都没有法做,导致村两委干部在村民中没有威信。本来单纯地想让环卫局把那片废窑场填起来,日后村里用来招商引资,搞点小项目什么的增加集体收入,别的想法一点没有。结果饶峰给他们指出了土地恢复和整理的思路,如果操作得当会凭空得到一笔国家补贴。环卫局还从政府争取每年给付村庄六万元的租赁费,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看着工作上的正事办完了,仇镇长严肃地对书记主任说道:“请环卫局过来,是你们主动的,饶局长也给你们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垃圾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关乎城区日常的生活秩序,虽然事情不大,出了问题却不好摘巴。这些年,大家把注意力都用在挣钱上,有些人挣钱不论套数,什么钱都敢要,什么钱都想要。政府看上去无所不能,其实也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你们特别要注意有些人借机找环卫局的事,把政府当成唐僧肉啃。如果出现这种事,你们要第一时间解决,不要给那些人留下侥幸。” 书记主任听了仇镇长的话,立即表态决不让此类事情发生。随后,饶峰他们坐在一起拉扯一些相关但不重要的事,等着村会计来办理资金手续。 手续办完,已经接近十一点了,书记和主任拉着扯着,硬是不让走,非要请客。仇镇长帮着说情。实在推辞不过,也考虑日后双方的合作,饶峰他们又回到镇上,仇镇长作陪,吃了一顿饭,喝了不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