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大扫除能扫出什么?在顺义,答案不仅是整洁的环境,更有一套长效治理的“制度网”。今年2月,顺义区推出环境卫生大扫除长效机制,在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各方责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制度保障:下好环境建设“一盘棋”
顺义区以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美丽宜居”为目标,建立健全全区环境卫生工作机制。区城市管理委印发《做好全区环境卫生大扫除工作的方案》,推动全区持续做好环境卫生大扫除工作,压实各方责任,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营造美丽、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
旺泉街道澜西园二区将环境整治延伸到楼道内、地下室等贴近居民生活的公共区域。
通过制度化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科技助力等举措,顺义区建立大扫除长效机制,确保大扫除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为市民营造整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一模式实现全区、全域、全范围覆盖,整治范围由城乡扩展到城乡结合部、社区、村庄等区域,重点围绕背街小巷、“门前三包”责任区、社区内外、高速公路路域、农村“六边”等区域开展,将环境整治触角向细微处延伸。
共治共享:从“我听说”到“我参与”
“看见群里发了大扫除的消息,今天早早地赶过来参与。看着环境更整洁,心情也舒畅。”在李桥镇南半壁店村,村民杨海松一边擦拭宣传栏一边感慨。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已经成了许多人休息日的“标配”。顺义区以“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双轮驱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党员干部、商户、志愿者等参与3月1日的“周末大扫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环卫作业单位对道路、城市家具进行深度清洁。
在3月1日的全区“周末大扫除”活动中,15346人次党员干部、商户、志愿者等化身“城市美容师”从房前屋后做起,提升村居环境;6218人次专业人员对城乡环境进行深度清洁。顺义区环境卫生大扫除形成专业力量清“大面”、全民参与治“小微”的生动局面。
长效管理:从“一时净”到“长久美”
顺义区分步骤推进环境卫生大扫除,分为集中攻坚阶段、长效管理阶段和巩固成效阶段。2月,顺义区以“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为主线,推动各行业部门、各属地“广发动、全覆盖”开展大扫除。“3月起,各行业部门、各属地每周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工作,3月后将调整为每月常态化开展月末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区城市管理委环境建设管理科科长杨娜介绍。
顺义区城市环境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顺义区深化主动治理,坚持“自治+共治”双向治理工作机制,发挥“环境+网格”作用,逐渐形成横向意识引领、纵横力量结合和多方协作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针对公共区域(含背街小巷)、小区、镇、村及“六边”划分区域,制定不同工作标准,全面清除卫生死角。
清理街巷177条
擦拭公共服务设施1122处
……
在3月1日全区“周末大扫除”活动中
顺义区从“面子”到“里子”
进行深度清洁
各单位、属地
责任不悬空,行动不打折
全民参与
成为环境整治的强引擎
顺义区将持续深化长效管理机制
全面提升顺义区环境的
颜值、气质、品位
记者 侯欣泽
摄影 侯欣泽 鲍宇涵 赵飞 隋馨睿
文编 张玲玲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部分区城市管理委供图
来源:北京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