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3日起,2025年高考成绩陆续发布。不少东莞市民纷纷查分数、晒喜讯。其中,一组组来自东莞环卫工人家庭的 “圆梦镜头” 令人动容。记者从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高考中,东莞市有多位环卫工人子女取得600分以上的好成绩,其中,一名黄同学更是以631分的高分脱颖而出。
据悉,近年来,东莞持续加大对一线环卫工人的关爱力度。自2022年起,东莞市慈善会设立“环卫关爱基金”,专项开展环卫工人子女助学行动。其中,2023-2024年共给70名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子女发放总计80.5万元助学金,缓解环卫工人家庭负担,助力其子女梦想起航。
秉持快乐教育,儿子带给全家惊喜
据悉,东莞市长安镇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黄卫在东莞从事环卫工作近五年,每天清晨六点就开始扫地、洒水、绿化等工作,一日复一日地维护着城市的形象。今年,其儿子黄同学高考取得631分的好成绩,“我们全家都很惊喜,之前他理科成绩比较好,这次高考语文和日语成绩有很大进步。”
回忆起儿子的成长历程,黄卫感慨万千,“一开始孩子成绩不算好,直到初二的生物、地理两科会考才迎来了转折,老师肯定,激发了孩子的学习信心。”黄卫笑称,即使自己文化水平并不高,也坚持在孩子小学时期抽空辅导其功课。高中阶段,黄同学离开父母,就读于肇庆的一所高中,由于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且相隔甚远,黄卫与孩子的见面机会也屈指可数。在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黄卫为儿子准备了考试文具,也曾提出到肇庆陪考,不料却被孩子婉拒,“他说你过去了,倒还增加他的负担。”黄卫笑着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黄卫夫妇一直秉持着快乐教育,很少干涉孩子的选择。父母开放包容的态度,让黄同学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他更倾向于填报计算机或软件工程专业。
心系女儿学习,女儿以佳绩回报父母
同样对学校教育持有开明态度的颜明建夫妇也在今年夏季迎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他们的女儿以619分优异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颜明建来自重庆,一家人在十几年前来到东莞生活。2022年7月,颜明建加入环卫工人行列,成为一名“城市美容师”,每天凌晨四点半,便开启一天的忙碌的工作。尽管工作忙碌,但颜明建一直心系女儿的学习,“无论买什么资料、多少钱,我都大力支持,钱会直接转到她手机上。”这份无声的爱与支持,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颜明建向记者分享,颜同学从小在东莞读书,高中就读于东莞翰林高级中学公办班,凭借其优异的成绩为父母减轻了学费负担。
谈及女儿的学习,颜明建言语间满是骄傲,“孩子擅长文科,除数学外,其他科目都很拔尖,她从小没补习过,学习全靠自觉。”在高三阶段的一模、二模中,成绩的波动给颜同学带来压力,颜明建也及时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他们表示,从不会过问孩子的分数,更不会给孩子压力。“学习上的事情,只希望她对得起自己的努力,我们不会做别的要求。”最终,颜同学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面对志愿填报,颜明建夫妇同样持有开明态度。“我们是农村人,给不了太多资源的帮助,选择权交给孩子,根据孩子的喜好而定。”他们鼓励女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心仪的院校与专业。
坚守岗位,用乐观和热情激励孩子进步
此外,还有来自东莞市汇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张云娟的儿子小成(化名)今年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的高考成绩达到了602分。“原来预期是620分,还差一点没达到,不过这个分数也算不错了。”张云娟笑着说。
她是黄江镇的一名普通清扫工人,每天凌晨五点就出门工作,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在儿子小成眼里,妈妈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准备出门清扫街道,既要辛苦工作,又要照顾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妈妈在学习上帮不上我太多,但她乐观、热情,特别能吃苦。”小成说,***生活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一直感染着他。正是妈妈那份坚韧与坚持,成为他高中三年努力拼搏、成绩稳居班级前五的重要动力。
对于儿子的未来,张云娟满怀期待。她希望儿子在填报志愿时能勇敢冲刺省外的985高校,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大学。“只要他敢追梦,我就全力支持。”她笑着说。
70名环卫工人子女获发80.5万元助学金
记者从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2022年9月,在东莞市慈善会的指导下,东莞市成立了“东莞市慈善会环卫关爱基金”,并于2023年起启动一线环卫工人子女助学活动,为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环卫工人子女梦想启航。
根据该项环卫关爱基金的助学政策,凡在本市从事环卫保洁,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生活垃圾转运站及公共厕所管理的环卫工人,其子女是应届录取全日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全日制大专院校的,均符合资助条件。
数据显示,2023年共资助37名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子女,共发放助学金44万元;2024年共资助33名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子女,共发放助学金36.5万元。两年来共有70名环卫子女获得总计80.5万元的助学金,为孩子们追逐梦想注入了动力。
文、图 | 记者 秦小辉 实习生 严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