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石景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7月4日,石景山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区城市管理委关于我区当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情况的通报。据统计,区生活垃圾分类指挥部当周开展日常检查201次,检查薄弱小区13个,检查桶站863组次,共发现问题228处次,主要涉及桶前无人值守、垃圾清运不及时、桶站周边环境脏乱及大件垃圾回收不畅等方面。针对通报发现的问题,对区属9个街道进行了逐一点评。
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重点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以干净整洁的投放环境支持居民分类。进一步加强垃圾桶站日常管理,着力解决桶站设置不规范、满冒脏污和桶前值守不到位问题,确保动态清零。二是以严格监管的收运处理推动居民分类。督促管理责任人落实排放登记制度,确保流向清晰、去向规范;督促收运和处理单位严格执行“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理”制度,杜绝混装混运。三是以方便直达的回收渠道激励居民分类。规范居住小区(村)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服务,加大可回收物交投便民措施推进力度,实现高低值可回收物统一回收,并向居民广而告之,初步形成便民惠民的资源回收体系。四是以多元多样的宣传发动引导居民分类。加大在居住小区(村)、社会单位和公共空间的宣传发动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持续增强宣传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多样性、持续性,让市民群众持续“有感”。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发挥区生活垃圾分类指挥部的统筹指导作用,迅速行动落实本次专题会议精神,协同各方力量,狠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桶前值守,深入发动志愿者参与,组建区级值守示范团队,确保值守率稳定在90%以上;二是完善“桶站长”机制,建立居住小区生活垃圾管理台账,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和正向激励机制;三是落实投放便利性措施,在高峰时段保持垃圾桶盖常开,建立便利性措施定期维护机制;四是做好大件垃圾规范管理,实现回收渠道信息公示全覆盖,建立公示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加强暂存点日常管理,确保干净整洁,全力推动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