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快看看,真是急人啊,这可怎么办呢……”8月1日下午,在洞泾镇渔洋浜居民区紫薇茗庭小区垃圾房前,一场关于“误扔垃圾”的突发事件牵动了多名社区成员的心。最终,里面塞了现金、存折和身份证的一箱“垃圾”完整地被送到了失主手中。
面对眼前一箱看似普通却藏有身份证、大量现金和存折的“垃圾”,物业保洁员唐师傅急得直跺脚,连忙喊来了业委会主任。他们一起察看起了这个特殊的箱子,身份证上的信息显示,箱子的主人应该是家住16号楼的孤老彭老伯,他是一名有语言障碍、与人交流不便的老人。
事情的起因,得从当日上午说起。为了解决彭老伯楼下住户反映的房屋渗水问题,居委会联合物业和业委会人员入户对彭老伯家中的堆放杂物进行了清理。原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没想到下午彭老伯自己又整理了物品,不慎将装有贵重物品的“垃圾”一起扔到了楼下垃圾房。
正值暑假,唐师傅的儿子一直在帮他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当他们准备将垃圾送入压缩箱时,细心的儿子发现这箱“垃圾”重量不轻,打开一看,里面居然塞了现金、存折和身份证!小伙子立即告诉了父亲,唐师傅意识到事关重大,第一时间找到业委会主任求助,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快通知居委会!”业委会主任立刻打电话向社区报告情况。几分钟后,渔洋浜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高连英和小区物业经理迅速赶到现场,对箱内物品进行了仔细清点。确认无误后,3万元现金、数本存折和身份证完整地被送回到了彭老伯的手中。尽管彭老伯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他双手紧紧合十、频频点头,眼神中满是感激。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炎炎夏日里,这份真情不仅温暖了彭老伯的心,也温暖了整个社区的居民。“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更多人看到:在我们社区,‘事不关己’从来不是主旋律,‘携手相助’才是真实的日常生活。”高连英说,渔洋浜居民区用一场看似偶然却满怀温情的“误投风波”,写下了邻里守望、真情守护的生动一笔,这种美德值得被看见、被传承、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