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先发地之一,温州龙湾曾长期面临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而如今,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生态文明的亮眼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环境空气优良率连续六年超95%,两获省级“无废城市”称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税务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合规、优服务、破梗阻,为“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税动力”。
政策加力 建筑垃圾“出海拓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堆存量高、利用率低等“城市病”愈加显现。
“利用新技术将固体废物直接转变为优质新建材,不仅减少了原本填埋、堆积的处理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造价还比天然石材下降了30%左右。”在2025年全国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交流大会上,温州海螺集团旗下的星创环保有限公司就把目光放在了如何把城市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上。
作为国内“淤泥制石”创新技术的破局者,该公司今年将新落地5个城市、新建50条生产线,并与越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出“出海抢滩”关键一步。“越南建材需求激增,但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当地税收政策、投资环境的不熟悉,让我们有些顾虑。”星创环保负责人邵奇星说道。
自越南合作项目筹备以来,龙湾区税务局聚焦企业跨境投资全流程、各环节,梳理可能面临的税收协定待遇、境外所得税抵免等业务问题,精准推送《“跨境税费服务手册”电子书》及海外税收案例库等适用政策汇编,为企业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加速在全球推广“温州方案”全面护航。
合规增效 海洋塑料“循环再生”
3公里海岸线,7座“蓝海驿站”,数家“蓝色工厂”,构筑起温州海洋垃圾治理的生态网络。
每天清晨,驿站工作人员都要严格分类、清洗渔民送来的塑料瓶、渔网等海洋废弃物,然后将它们运往加工厂。在温州市沃铂文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塑料瓶摇身变成了一把把笔直光洁的文具尺,随着传送带缓缓落下。
“2024年到现在,我们成功将60万个塑料瓶转化成了20万套环保塑料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蓝色循环经济带来的好处。”公司总经理赵温亚说道。回收处理环节作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首道关卡,其合规性直接关乎企业发展根基。“回收环节凭证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异常凭证抵扣、申报不准确等风险,迫切需要一套专业完整的内控管理体系。”赵温亚坦言。
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沃铂文具在采购、销售、财务等核心部门设置合规管理岗位,并将涉税事项审查深度融入项目立项、合同签订、财务核算等关键业务流程,依托协同管理机制、专项审查程序及风险防控措施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税务合规内控管理体系。“我们已连续6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纳税信用是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不仅关乎税收奖惩,更是融资的核心竞争力。”赵温亚强调。
税惠赋能 生活垃圾“智算跃升”
生活垃圾处理对于改善居住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促进循环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环境效益。
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之一,温州龙湾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年均可提供超过2亿度绿电,获评“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近期,龙湾区政府与伟明环保签订协议,共同推动垃圾发电与算力输出深度融合,培育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质生产力。
“如今,单纯依靠卖电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我们必须要利用绿色电力优势,从‘卖电力’向‘卖算力’转型,但这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支撑。”伟明环保负责人项光明道出了转型面临的挑战。为精准护航企业转型发展,龙湾区税务局强化智税大数据分析应用,聚焦伟明智算中心建设、技术研发攻关等转型核心环节,“靶向”推送资源综合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仅2024年,我们就收到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超过1400万元!极大缓解了我们技术研发和后续智算中心建设上的资金压力。”项光明提到。
下一步,龙湾区税务局将坚持优化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积极发挥对企业的激励引导作用,推进形成“国家减税-企业减排”的良性循环,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