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记者在位于鹤城区建丰路的垃圾转运站里见到,几名环卫工人正顶着烈日,有条不紊地处理当天的第三批生活垃圾。
(忙碌的环卫工人。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摄)
当天,记者看到环卫工杨师傅正弯腰将散落的菜叶、包装袋归拢,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衣服紧贴在皮肤上,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面瞬间蒸发。“最热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到四点,站在这里像站在火炉边,每天要喝掉8斤水,衣服就没干透过。”杨师傅抹了把汗,顺手将分类好的可回收物扔进蓝色清运箱。
一旁的彭大姐正操作高压水枪冲洗地面,水花溅起的瞬间便被高温蒸腾成白雾。“垃圾站得时刻保持干净,不然味儿散不出去,还容易招蚊虫。”她戴着厚厚的橡胶手套,手臂来回摆动清理油污,袖口的松紧带早已被汗水泡得发白。
从清晨5点到傍晚6点,他们的工作节奏从未停歇。垃圾车进站后,先检查垃圾分类是否规范,将混放的有害垃圾单独挑出;再用铁锹将易腐垃圾压实,减少异味扩散;最后冲洗地面、喷洒消毒水,每个环节都衔接紧密。
“这活儿总得有人干,咱们多辛苦点,市民的生活环境就能干净点。”杨师傅的话道出了所有环卫工人的心声。在这座城市里,正是这些环卫工人顶着高温坚守,用汗水换来了街道的整洁、环境的清爽,他们的身影,是烈日下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