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灯管属于有害垃圾,要投到红色垃圾桶!”“喝完的奶茶杯,先倒空液体,杯身是可回收物,杯盖和吸管是其他垃圾!”近日,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垃圾分类宣教中心里人声鼎沸,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组织的这场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用“知识学习+游戏互动”的组合拳,让近50位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把垃圾分类知识记进了心里。
宣讲课堂“接地气”,分类知识入脑入心
活动一开场,垃圾分类宣讲员李老师就以“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为主题开讲。没有枯燥条文,李老师专挑生活里的常见场景:“厨余垃圾得沥干水再投,不然容易发臭;充电宝里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得单独放。”
讲得兴起,她拿起一个空牛奶盒现场演示:“先把残留液体倒干净,再压扁了投进蓝色可回收物桶,这样能节省不少空间。”看到有人举着过期感冒药提问,她又补充:“有害垃圾最好密封后再扔,避免污染。”
居民们听得认真,提问也踊跃:“碎了的陶瓷碗能回收吗?”李老师对此类问题一一解答,听得居民张阿姨直点头:“以前总觉得分类麻烦,今天一听才明白,原来这么简单,还能帮着保护环境!”30分钟的集中学习,让大家对垃圾分类从“大概知道”变成了“清清楚楚”。
互动游戏“练真功”,分类技巧轻松记
如果说课堂学习是“理论充电”,那随后的“四分类垃圾桶游戏”就是“实战演练”。宣教中心里,绿(厨余垃圾)、蓝(可回收物)、红(有害垃圾)、黑(其他垃圾)四个模拟垃圾桶摆得整齐,旁边堆着印有“废旧灯管”“剩菜剩饭”等字样的卡片。
“每人领5张卡片,全投对就能拿小礼品!”社区工作人员一声吆喝,居民们立刻排起了队。70岁的李阿姨全投对后笑得合不拢嘴:“互动游戏真有意思,玩着玩着就记住了!”
“比起生硬的宣传,这种‘学+玩’的形式让居民更买账。” 区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会根据居民需求,在宣教中心不定期搞活动,创新形式让大家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慢慢让垃圾分类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让文明新风真正融进社区日常,一起把家园建得更干净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