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州某景区“仙侠小镇”的一座新建厕所,因酷似《哪吒2》中的“玉虚宫”冲上热搜,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晋网红点。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看景”到“入戏”,“爆火”恰恰说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小小公厕也能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公厕的另一头连着“大民生”,怎么造才算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该公厕的“走红”,充分印证这句话的“含金量”。青蓝色外观、飞檐斗拱、浮雕纹饰的装饰,在保留传统建筑美学的同时,将古典元素与现代功能充分融合,景区甚至不忘推广传统文化,满足“一老一小”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可以说,“玉虚宫”厕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有实实在在的流量效应,是文旅融合的创新探索。
文化赋能,让基础设施也开口“讲故事”。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公厕不仅事关民生便利,更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文明之美。自2018年掀起“厕所革命”以来,湖州高标准打造美丽公厕的脚步从未停歇。比如今年初发布的市级地方标准《美丽公厕管理与服务规范》,既强调标准化要求,又鼓励个性化表达,为公厕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与此同时,通过老旧公厕改造、“席地而坐”城市管理品牌建设、单位公厕社会共享等多项行动持续发力,将绿色、智慧、舒适、温馨等“湖州样板”向外推广,实现“体验优化”质的飞跃。
从单一功能到一个个“文化地标”崛起,公共服务设施的变化,见证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让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人文关怀,让公共服务设施真正成为文明载体,正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