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专题协商会在上海市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召开。会议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杨静漪主持,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建平、市政协常委王训国、杨文悦、市政协委员俞喆、王延华、陈薇以及界别群众代表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市绿化市容局分类处、分类中心、质监中心等单位参加会议。
会上,市绿化市容局分类处介绍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收运扰民治理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并汇报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与发展情况。与会委员、界别群众和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加强垃圾收运扰民治理、推动“十五五”期间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展开讨论。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关于加强生活垃圾收运扰民治理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表示肯定,对如何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如在技术革新方面,加快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动降噪装置、“破袋神器”等新技术落地,并利用摄像头、AI手段提升全流程监管,切实提高智慧化水平。在便民利民方面,结合小区实际和天气情况优化开放时间,探索节假日投放点全天开放,完善投放点洗手条件、替换湿垃圾桶材质,并在人员密集区域增设垃圾箱。在完善收运机制方面,针对垃圾投放量大的小区,重点调整作业时间和频次,推进垃圾桶滑轮与盖子降噪改造,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在可回收物回收服务方面,强化大件垃圾规范回收,拓展上门服务,做好收费标准和政策宣贯,推动可回收物中转站建设,探索碳普惠机制,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在宣传教育引导方面,简化投放规则,注重正面案例展示和沉浸式体验,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与会代表还强调了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检查,巩固既有的成绩。
这是市绿化市容局和市政协开展协商民主,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共同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具体行动。市绿化市容局分类处将认真吸纳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措施,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让收运作业更加便民、利民、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