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环境工程科技网

____

打造同仁交流平台,探求行业发展真谛

服务热线   ——

0538-8993676

五年来重庆累计建成各类处置设施360座 生活垃圾日转运处理能力达4.53万吨
2025年10月14日


10月13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林立介绍,重庆作为超大城市,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产量巨大。“十四五”期间,重庆坚持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建筑垃圾治理方面,重庆围绕“怎么减量、怎么运输、怎么处置”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全链条闭环管理。

五年来重庆累计建成各类处置设施360座 生活垃圾日转运处理能力达4.53万吨10月13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林立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首先,从源头减量入手。重庆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推广“少挖少填、挖填平衡、就地利用”的施工方式,鼓励工地内部实现土方平衡。同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今年上半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突破了40%,建筑垃圾就地处置率也提高了5.5个百分点。

其次,在运输环节加强管控。重庆更新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密闭标准,严把工地出口关。还专门打造了“工程渣土治理利用”数字平台,用“电子渣票”串联起出渣工地、运输车辆和消纳场所,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核销电子渣票超过100万张。通过持续强化执法,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案件下降了62%,沿途撒漏问题也明显改善。

在末端处置上,重庆加快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处置设施360座,其中资源化利用设施65座,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经达到68%,超过三分之二的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等实现了变废为宝,末端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实际需求。

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面对全市日均约2.6万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重庆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推动从“扔垃圾”向“分垃圾”到“再利用”的转变。

在市民参与环节,全市5.2万个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备了视频监控、语音提醒等设备,还设置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让大家从“随手扔”变成“扫码赚”。在转运环节,全市生活垃圾日转运处理能力达到4.53万吨。中心城区还创新建立了“社区收集—片区转运—枢纽配送”三级分流体系。比如渝北区夏家坝转运站,就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可视化调度,对人、对车、对物进行全方位管理,运输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

在资源转化环节,洛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每年能将96万吨厨余垃圾转化为1.3亿度绿电,部分垃圾还能变成有机肥和再生塑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上一篇:青海:不断健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投稿邮箱:zghwkjw@163.com      联系电话:0538-8993676
鲁ICP备19065681号-2      技术支持:焦点网络(电话:0538-6632526,8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