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

环境工程科技网

____

打造同仁交流平台,探求行业发展真谛

服务热线   ——

0538-8993676

这座“绿房子”很神奇“吃进”厨余垃圾“吐出”有机肥料
2020年09月24日


这座“绿房子”很神奇“吃进”厨余垃圾“吐出”有机肥料

“绿房子”简单但作用不小

泉州网9月24日讯(记者 吴志明 文/图)这几天,不少途经泉州中心市区义全街与江滨北路交叉路口的市民发现,该路口附近的一间“绿房子”很醒目。更特别的是,“绿房子”里面有一台“神器”,可以让厨余垃圾就地“变废为宝”,转化成有机肥料。这间“绿房子”正是伍堡社区的厨余垃圾处置点。

走访 垃圾变肥料 居民还能现场体验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处置点看到,它由两个集装箱组成,面积约50平方米。“绿房子”后面绿树掩映,两边是绿化带,前面则是大马路。其中一个房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对收运来的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确认没有骨头、塑料等无法处理的杂物后,厨余垃圾被投入到设备中。旁边的显示屏上显示,本机可日处理垃圾量100公斤,当日还可投料92.5公斤,本次正在投料7.5公斤。“应注意的是,玻璃、金属、陶器、塑胶等坚固物品,洗涤剂、酒等液体燃料,保鲜膜、塑料等石油化合物,大骨头、大壳类、无机物料以及已腐烂的物料禁止投入。”工作人员介绍,不用多长时间,这些厨余垃圾将被处理成有机肥。

“这些有机肥就是基础肥,种花种草可以直接施用。”伍堡社区厨余垃圾处置点的负责人陈玉华介绍,他们在设备中投放了生物菌,厨余垃圾在设备中通过脱水、氧化和降解的处理,将变成肥料。整个过程不会排放污水和废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物菌一般一个月左右投放一次,有机肥一般一到三个月清理一次,设备中有配备网络模块,可以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测,运行出现问题还会发出预警。”

这些由厨余垃圾产成的有机肥,将被工作人员制成小袋包装,成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奖品。“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又回到居民家中,能够让居民更有参与感,并且更深刻地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陈玉华说。

该处置点的另一间房则是“变废为宝体验馆”,里面摆放着许多白色塑料桶,有几个桶里装满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这是工作人员准备用来制作环保酵素的。“这些环保酵素要发酵3个月,制成后可以用来净化空气,还可以进行家具清洁。”陈玉华说,接下去,体验馆将对居民免费开放,居民可以提着厨余垃圾前来兑换奖品,亲自参与制作环保酵素,并带回家使用。

这座“绿房子”很神奇“吃进”厨余垃圾“吐出”有机肥料

工作人员往机器里投放厨余垃圾

社区 选址有讲究 降低影响利于宣传

伍堡社区居委会主任董继晖介绍,厨余垃圾处置点于今年1月份建成,受疫情影响,9月15日才正式开始投用。她说,之所以选址在此,社区也是经过了一两个月的选择才最终确定的。“这地方原本是一块空地,选择建在这里,一是这里远离居民区,可以将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该地段人流量、车流量大,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董继晖告诉记者,处置点分成处置区和体验区,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公司专门负责社区厨余垃圾的收运、分拣、终端处理等工作。社区则在辖区内设置5个厨余垃圾桶点位,让居民定点投放。社区有10名垃圾分类督导员,现场指导居民正确投放,进行二次分拣。运营公司配有易腐垃圾清运专用车辆,每天定时前往将厨余垃圾收运到处置点,进行集中处理。“目前居民参与度还不是很高,每天收运的厨余垃圾量还不大。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充分利用党员志愿者、督导员以及辖区内的学校学生,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相信有了这‘神器’,必将有力促进厨余垃圾减量。”

来源:泉州网


本文编辑:岩岩

投稿邮箱:zghwkjw@163.com      联系电话:0538-8993676
鲁ICP备19065681号-2      技术支持:焦点网络(电话:0538-6632526,8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