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作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收集工作的城区,庐阳区从线下人工运维到线上智慧管理,逐步形成多元共治、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据了解,目前庐阳区已建成垃圾分类投放点590座,建设定时定点投放点占比达95%,通过积分兑换、人员督导、定时定点投放等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高效化。
“三员”齐上阵,百分百参与,9成能分对
4月19日早晨8点半,记者来到红星路上省外贸生活小区,刚走进小区看见大院内一座精致的垃圾分类投放站房,周边摆满了绿植,正面设有四类垃圾的感应门,左边是宣传栏,右边还有专门的洗手台,供居民“破袋”后洗手清洁。
投放点内,排风扇、紫外线消毒灯、灭蝇灯、洗手池、除臭除菌系统等设备设施齐全,整洁清新的环境提高了居民的投放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品质。
“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有专门分类督导员,引导居民把垃圾按照类别在固定的时间段投放到对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中;同时还有保洁员定期对垃圾桶及点内卫生进行全方位保洁、消杀,确保站点干净整洁,宣传员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及小区内投放点、周边环境巡查等。”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城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垃圾分类投放点开始投建以来,为了让居民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做好垃圾分类,城管部门依托小区红色物业阵地基础,组建了由退休党员、楼栋长、网格员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宣传员,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充分利用横幅、展板、资料册、宣讲、小礼品以及LED显示屏字幕播放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不厌其烦做宣传,主动上门帮助分类意识薄弱的家庭树立正确的分类意识。
据了解,自去年4月份实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目前省外贸生活小区参与垃圾分类比例达到100%,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日均厨余量为500多公斤,日均可回收物200多公斤,基本达到了源头减量、精准分类的效果。
目前,像省外贸生活小区分类投放点,庐阳区已建成590个,建设定时定点投放点占比达95%,在完成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的同时,还配备全区1万余只路面垃圾分类投放桶。
引入“智慧大脑”,方便垃圾分类“走进”居民生活
“做好生活垃圾全程管理是一场攻坚战,打好这场战役需要紧抓分类投放的‘第一步’,把好垃圾出门的‘第一关’。”庐阳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为此,庐阳区以“数字化”为抓手,引入了智能化设备接入垃圾分类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打造兼具源头追溯、追踪和监控功能的垃圾投放点,高质量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运营工作。
据悉,每个垃圾投放点配备的智能评价设备都具有人脸识别系统与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对居民每日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垃圾分类运输进程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加装的智能称重设备则对小区每天的垃圾收集量进行统计汇总,实时了解居民小区垃圾源头减量成效。居民也可以通过手机就能知晓垃圾分类站点分布、垃圾投递实时数据、垃圾运输进程和生活物价等便民消息。
“庐阳区属于老城区,中老年人是小区分类投放垃圾的‘主力军’,‘人脸识别’功能对他们尤其受用。”该负责人介绍,督导员在日常督导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也愿意去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他们下楼投放垃圾时经常忘记带识别卡,即使正确分类投放了,也查不到投放记录,这样很难参与优秀家庭评比、奖励兑换等。“但通过‘刷脸’功能就很方便投放垃圾,投放记录也能及时保存下来”。
此外,为了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高效性,同时有效解决居民在非投放时间投放垃圾的问题,庐阳区还采取了“视频取证”的方式,即通过全天候的视频监控,随时对未进行正确投放的情况进行抓拍,同时督导员对居民的错误分类及投放行为不作为的将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并进行入户精准宣传劝导。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肖倩 文/摄